在现场 | 走进全国德语教育教学高端论坛分会场

时间:2021-10-20 星期三浏览次数:


        近年来,我国德语学习者人数迅猛增长。据报道,目前开设德语课程的中小学校及学习德语的中小学生的数量较2015年增长了80%左右。10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歌德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浙江大学外语学院主办“全国德语教育教学高端论坛”,旨在增强德语教师的教学与研究能力,提升教师的教材建设和使用能力,推进全国德语教育教学改革。作为论坛分会场,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于10月18日迎来了全国德语教育领域专家学者们的到访。
 
 
        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早在2016年就开设了首届德国方向的高中外语特长实验班,并从初一年级就开设德语二外课程,如今学校已经形成了浓郁的德语学习氛围和深厚的德语课程积淀。作为国内中学德语教育的佼佼者,英特师生不仅参与了中学德语教材《德语》(Willkommen!)的编写与调研,中德班的毕业生还100%进入亚琛工大、波恩大学等德国名校继续深造。在全国德语教育教学高端论坛中,英特外国语学校也希望将这些年来的办学成果和对未来中学德语教育的思考分享与众。
 
 
        任建华校长发表开场致辞,对所有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英特外国语学校丰富的课程结构及优异的升学成果。任校长特别强调了多元发展和外语特长对于英特学子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德国项目主任吴所谓老师对中德班的办学历史和课程体系做了具体介绍。目前,中德班的同学们不仅在德语和英语学习上齐头并进,还出色地完成了国家课程中部分核心课程的学习,为将来进入德国高校的深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让来宾身临其境地感受英特生动的课堂气氛,初一和高二年级分别开展了德语公开课,与来宾们分享第一线的教学实践。
 
 
        初一年级德语课的主题是《我的家人》。陈晶老师从一首德语儿歌引入,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随后,同学们通过制作“家庭树”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学习了家庭主题的单词和语段。部分同学还上台进行了展示,用德语描述自己的家庭。最后,课堂在儿歌中结束,实现了完美的闭环课堂设计。
 


 
        高二年级的同学们在《垃圾分类》的主题课上展现出了优秀的德语能力。赵烨锋和王妙雯两位老师全程德语授课,与同学们无障碍交流,甚至课堂上同学间的小组讨论也用德语进行,高效的课堂互动让来宾们刮目相看。同学们通过德语视频了解德国的垃圾分类情况,并与中国的垃圾分类做比较,归纳两国具体措施的异同。在语言上,同学们学习并运用了被动语态。 
 
 
        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感染了每一位参与其中的专家学者,积极向上的英特学子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专家评课环节,大家都给予三位执教老师很高的评价,对教案撰写、目标制定、环节设计、以生为本的课堂表示高度肯定,并就如何贯彻情景化教学原则、如何更有效地进行随堂反馈、如何通过多模态助力深度教学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最后,歌德学院副院长、语言部主任Sabine Wilmes女士致辞。歌德学院长期以来致力于国外的德语语言教学并从事国际文化合作。她希望作为德语文化的传播者能够走进学校,走到老师和学生之间,为一线的德语教育和研究提供支持,共同助力德语教育事业在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我们相信,德语学习将帮助英特学子理解深藏在德语背后的思想和理念,从跨文化的多元视角去探索德语展现的广阔世界。学校将不断加强对外交流,集思广益,为英特学子创造更高的平台,并为推动全国中学德语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尽绵薄之力。